 
 
肠道炎症水平升高、活性氧(ROS)过量以及肠道菌群失调是多种胃肠道疾病乃至部分代谢性疾病的显著病理特征。炎症会破坏肠道黏膜屏障,使有害细菌及其代谢物更容易侵入肠壁,从而加剧组织损伤和免疫失调。高水平的ROS不仅直接损伤肠上皮细胞,还会损害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进一步增加肠道通透性。这加速了炎症的扩散并恶化了微生物失衡。随着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有益菌比例下降,短链脂肪酸等有益代谢物的产生受到抑制,从而破坏了肠道上皮的营养和免疫稳定性。上述因素共同构成了“炎症-氧化应激-菌群失衡”的恶性循环。该循环不仅加速肠道疾病进展,还顺利获得肠-肝轴、肠-脑轴等途径增加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
口服益生菌可以部分恢复微生物平衡,并有助于打破上述恶性循环。然而,将益生菌与抗炎或ROS清除剂联合使用通常能产生更好的效果。但益生菌本身易受环境挑战,胃酸和消化酶会显著影响其存活率。此外,肠道内高水平的炎症细胞、ROS以及黏液层的缺失,使得益生菌更难定植。持续的肠道蠕动也增加了益生菌在定植前就被排出体外的可能性。

针对上述问题,重庆大学吴伟研究员、张坤博士团队设计并构建一种基于菊粉的活体-合成混合水凝胶(LICH),顺利获得口服递送活体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G,LGG)和透明质酸修饰的碳点纳米酶(HA-CD)。该水凝胶在胃酸环境下触发孔洞收缩以保护益生菌;到达肠道后,HA-CD靶向病灶清除ROS并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同时益生菌与菊粉协同恢复菌群平衡。在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模型中,LICH显著改善病理微环境,并顺利获得多组学分析揭示其顺利获得调控炎症、修复屏障及代谢通路发挥作用。该文章于2025年7月25日以《Orchestrating Gut Disorders by Oral Delivery of a Living–Synthetic Hybrid Hydrogel》为题发表于《ACS Nano》(DOI: 10.1021/acsnano.5c08982)。

图1.多功能菊粉水凝胶靶向病灶清除ROS、促进巨噬细胞极化并调控菌群示意图
(1)HA-CD的靶向与ROS清除能力
HA-CD在模拟胃肠液中保持结构稳定,其光学性质与CD相似(图2A-C)。HA-CD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图2E, F)。顺利获得CD44受体介导,HA-CD对炎症细胞(RAW264.7)表现出增强的靶向能力(图2G-J, L)。与CD相比,HA-CD能更有效地清除细胞内ROS(图2K, M),并促进巨噬细胞从促炎的M1表型向抗炎的M2表型极化(图2N, O)。

图2. HA-CD的靶向与ROS清除能力:(A-C)CD与HA-CD的光谱特性;(D)浓度无关的光稳定性;(E-F)无细胞毒性;(G)HA介导的CD44靶向机制;(H-J)巨噬细胞对HA-CD的摄取增强;(K-M)ROS清除效果;(N-O)巨噬细胞M2型极化
(2)胃酸响应性孔道收缩及LGG保护
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在酸性条件下,HA链发生质子化并聚集,导致构象从线性转变为致密的球状结构(图3C-G)。随着HA含量增加(至10%),水凝胶在模拟胃液(SGF)中孔道收缩更明显(图3J, K)。含10% HA的LICH能显著提高LGG在SGF中的存活率(图3L-N)及后续生长能力(图3O),并在体内实验中增加结肠内的LGG数量(图3P)。此外,LICH能在菊粉酶作用下控制释放HA-CD(图3Q)。

图3.LICH的制备与保护机制:(A)合成示意图;(B)胃酸响应孔洞收缩;(C-F)MD模拟HA质子化折叠过程;(G)表面亲疏水性变化;(H-I)流变学特性;(J-K)SEM显示孔洞收缩;(L-N)LGG存活率提升;(O)菌落计数;(P)结肠内LGG定植;(Q)HA-CD缓释曲线
(3)长期肠道滞留及抗炎作用
体内外成像显示,与游离LGG相比,LICH能显著延长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图4A-D)。在DSS诱导的UC小鼠模型中,LICH治疗改善了生存率、体重和疾病活动指数,减轻了结肠缩短(图4F, G),上调了抗炎细胞因子IL-10,下调了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图4H-L),并降低了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图3M)。

图4. LICH的长效滞留与抗炎效果:(A-D)体内外荧光示踪;(E)实验流程;(F-G)结肠长度恢复;(H-L)炎症因子调控;(M)MPO表达下降
(4)抗炎与ROS清除效果
LICH治疗显著降低了结肠组织中M1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的表达,并提高了M2 标志物ARG1的表达(图5A, B, D, E)。同时,LICH有效降低了结肠组织中的ROS积累(图5C, F)。此外,LICH减少了结肠组织中CD4+和CD8+ T细胞的浸润。

图5.屏障修复(A-B)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表达恢复;(C)增殖标记PCNA上升
(5)促进肠道屏障修复
LICH处理增强了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与陆续在分布(图6A, B, D, E),提高了细胞增殖标志物PCNA的水平(图6C, F),增加了杯状细胞数量,并改善了肠道绒毛结构。

图6 .LICH的肠道屏障修复能力:代表性的免疫荧光图像显示:(A)结肠组织中ZO-1和(B)闭合蛋白的表达情况;(C)结肠组织中PCNA的代表性免疫组化图像;(D)基于(A)的ZO-1荧光强度定量分析;(E)基于(B)的闭合蛋白荧光强度定量分析;(F)基于(C)的PCNA阳性区域定量分析
(6)调节肠道菌群组成
LICH作用方式如图7A所示,LICH作用也提高了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图7B-G)。β多样 性分析(PCA, PCoA, NMDS)显示LICH处理使菌群结构更接近健康对照组(图7H-J)。LICH增加了有益菌(如乳酸杆菌、阿克曼菌、粪杆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有害菌(如埃希氏菌- 志贺氏菌、脱硫弧菌、链球菌)的相对丰度(图7L-R)。肠道类型分析和LEfSe分析进一步证实了LICH对菌群失调的改善作用(图7K)。

图7.菌群调控:(A)作用示意图;(B-G)α多样性提升;(H-K)β多样性分析;(L-R)关键菌属丰度变化
(7)转录组学机制探讨
转录组分析显示,LICH处理使基因表达谱更接近于健康组(图8A-E)。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LICH主要影响炎症调节和组织修复相关通路,如TNF、NF-κB、JAK-STAT、IL-17信号通路等(图8F, G)。GSEA分析证实LICH抑制了DSS诱导的上述炎症通路的过度激活(图8H-K)。

图8.转录组机制:(A)差异基因热图;(B)基因重叠分析;(C-E)火山图;(F-G)GO/KEGG富集通路;(H-K)GSEA验证炎症通路抑制
(8)代谢组学机制探讨
代谢组学分析显示LICH处理引起了独特的代谢谱变化(图9A-C)。与阳性组相比,LICH组有多种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图9D-F)。关键代谢物如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和N-乙酰-L-谷氨酰胺的上调,以及谷胱甘肽代谢、HIF-1信号通路的富集,表明LICH增强了抗氧化和抗炎防御(图9G, H, E)。醋酸盐、丁酸盐和D-果糖水平的增加,结合16S rRNA测序结果,提示菊粉被菌群降解后促进了有益代谢物的产生(图9K-M)。细胞外基质成分(软骨素、透明质酸前体)的增加提示LICH可能促进组织修复(图9I, J)。

图9.代谢组机制:(A)代谢物重叠分析;(B-C)PCA/PLS-DA模型;(D)差异代谢物;(E)通路富集;(F)VIP评分;(G-M)关键代谢物变化
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名为LICH的多功能口服活菌-合成杂化水凝胶递送系统。该系统顺利获得胃酸触发孔道收缩,有效保护了益生菌(LGG)在胃转运过程中的存活。抵达肠道后,该系统能时空靶向病变部位,利用HA修饰的碳点纳米酶清除活性氧并发挥抗炎作用。同时,封装的益生菌与菊粉益生元协同作用,有效恢复了失衡的肠道菌群结构。在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中,LICH展现出优异的肠道滞留能力,并能显著改善病理微环境。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进一步从机制上阐明,LICH主要顺利获得调控炎症相关通路、清除活性氧以及促进肠道屏障修复来发挥其治疗作用。
| 
 科研咨询+技术服务 
 | 
 医学实验服务 
 | 
|   | 球盟会(中国)生物 给予高品质的医疗产品和服务 | 
| 联系球盟会(中国) | 产品中心 | 扫码关注
 
 关注公众号 扫码加客服 
 |